求神 🙏 拜佛 💿 道乐 📀 佛曲 📝 关于...
  佛性与业力有什么关系?业力会遮蔽佛性吗?
   文 / 照愿法师 2020年6月30日
  问:至诚顶礼法师!弟子在诵经过程中有个疑问,《地藏经》第五品《地狱名号品》中,讲到南阎浮提众生的“业力”问题,即“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在此前的答疑中,师兄们有问及“佛性”,后者“不增不减,不生不灭”。那么,如此“深重”的“业力”是否会遮蔽、损及“佛性”呢?或者说,“佛性”与“业力”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弟子愚钝,请师父开示。
  答:这个问题问到了佛法的核心,说明有人是在用心学佛,在探究人生真理和解脱的原理。如此的思维学佛,才会得到真正的利益。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两个关键词:第一是“佛性”,第二是“业力”。到底什么是“佛性”,什么是“业力”呢?二者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简单谈一下。
  “佛性”,是指有情众生的清净本性,其性真觉湛明,无染无净,离过绝非,无生无灭,不变不迁。“业力”,指的是有情众生由善恶之因而能延续现起因缘果报的势力,也是众生轮回生死的业果因缘。在佛法中,“佛性”是从胜义谛的角度,对有情众生“性体”的一面而言;“业力”是从世俗谛的角度,对有情众生“业用”的一面而言。前者讲的是众生的“性体之理”,后者讲的是众生的“轮回业用”。
  那么,这个“性体”又指向何处呢?它指向了万物究竟的“实相”之处。佛法在诠释一切事物本质的时候,用“实相”来表达世间万物的终极真相,而对于有情众生而言,这份“实相”就是这里所说的“佛性”了。“佛性”也是指众生本具的“清净心”,禅宗经典当中提到“本性”、“本心”、“自性”的概念,指的就是“明心见性”之时所见到的那个“性”,它即是实相,清净无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业力”则是指在“佛性基础模型的构造”下(所谓基础模型的构造,即非是真实构造,这里方便名为构造),众生无始以来经过种种分别造作而形成的“种种因缘的集合”。所以“佛性”是众生的理体,“业力”是众生轮回的业用。之所以把“业力”称为“业用”,是缘于“因果法则”中以“如是之因”就有“如是之果”的原理。而这份因果的成立,恰恰是基于众生本有的那份自性清净的“佛性”,正所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这里的“空”指的就是“实相”。换言之,只有清净无污染的“体”才能成就万法“相”。
  好,安立了佛性与业力这两个概念呢,我们再来看待这个问题。这位居士问:“如此深重的业力会不会遮蔽佛性?”答案是:不会。为什么呢?“佛性”与“业力”虽然是“二”,但“体”却是“一”,两者是“二”而“不二”的关系。这位居士又问:“‘佛性’与‘业力’之间是否存在着关联”?答案是肯定的,这个关联就是“不二”的道理。既然如此,那“不二”是不是就是“一”呢?回答:也不是“一”,二者是“不一不异”的关系。
  大家听到这里也许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很难体悟到其中的意涵,但却又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此刻也许会心急。但体解这个道理,或是说体悟这种境界,其实不是仅靠问了某个问题、或期许得到一个答案就能了知的。因为,对这些问题的思维,还都免不了是在“分别妄念”中的周旋酬对。而这份对法的真实体证,却是需要我们在“闻思修”的过程中慢慢“体悟清净”。继而能以真挚的信心,发愿行持,渐渐才能证得这份真理。有人也许会问:若如此,那我们又怎么才能明心见性,体解诸法实相呢?这也是所有学佛人都在关心的问题。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
  第一,听经闻法,如理思维。
  我们之所以无法理解“实相”、“佛性”、“业力”、“空性”等道理,主要是由于赖以思维的佛学线索还不够充足。目前我们还不具足像维摩诘居士、慧能大师那样的善根,自然就无法通过“只言片语”式几句经文、几篇文章就能了悟实相。即便是像虚云长老这样精进修行一生的大修行人,也是六十多岁才开悟的。由此可见,明心见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要能先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还要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才能渐入萨婆若海。
  第二,精进行持,知行合一。
  闻、思佛法是前提,但只有闻、思还不能够,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实践——就是修行。修行,是要从转变从前一贯的心念和言行入手,止息纷纷杂乱的妄想,远离念念分别的颠倒,通过精进的持戒和修定,以此能令自己的内心导向清净,并以此清净方生智慧。

  上一条 什么是布施?
  下一条 什么是三轮体空?即无相布施

  延伸阅读
  什么是因果?因果是什么意思? 所谓因果,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
  如何忏悔业障? [em]“忏”[/em]是忏其前愆,把曾经的罪行要改了它;…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em]四正勤以精进为体[/em] 上午讲的是“四念处”…
  数字代表次第,并有计数的功能 在佛教经典中,有以法数为核心,再加以解说法数…
   除了住持,寺院里还有哪些“管事”的? 佛教寺院的管理,尤其是大丛林,都有…

 [拜佛|广场][知识|经咒|心灵][佛曲]
© 2022-2024 www.QiushenBaifo.com 求神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