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 🙏 拜佛 💿 道乐 📀 佛曲 📝 关于...
  俗神崇拜
   文 / 乌丙安 2023年9月19日
这里所说的俗神,又称世俗神,是和民间的群体性祟拜方式相联系的抑灵,不是小家小户分散供奉的专司家事的神,属于地方性民众把奉的有集群性风俗的神灵。为这类神灵大多建立一定规模的庙宇,并伴随条日庙会活动。
  中国汉族民众重生育,祟尚繁衍后代,传统观念中多于多孙多福寿占有首要位量,因此对送子观音及广生娘娘、泰山娘娘或碧霞元君普遍祟拜。旧时,遍布北方各地的娘娘庙、奶奶庙及观音庙,几乎都是民间求子的所在。碧霞元君原是道教女神,即东岳大帝泰山玉女,被宋真宗封为碧霞元君,以后流传在民间广为奉祀,成为专司妇女生子,保护幼儿平安的大神。送子娘娘的崇拜在民间信仰中来源较多,传说不一,通常有黄帝建岱岳观遣七仙女迎西昆真人的道教传说中的仙女之一;又说是汉代泰山东岳天齐仁圣大帝殿中的石琢玉女,后来殿圮像仆,石琢玉女沦于池,宋真宗在池中洗手得之,始封为碧霞元君,道教传说元君系受玉皇大帝之命统率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之神;又传晋时有东海泰山女,嫁于西海神童,此女即泰山玉女,又传是汉明帝时善士石守道之女石玉叶,受西王母赏识,入泰山石屋修仙,修成后为泰山玉女;又传为监生卫房圣母元君,主司送子、佑子。所有这些说法,都源于各种道教传说。另有送子观音之说,又源于佛教观世音菩萨的由来,最早于魏、晋随佛教盛传时进入我国,因原菩萨的梵文名多音节长不易记,意译为“观世音”,取其观世人苦难音声而施以救助之意。菩萨原是大慈大悲救世人于苦难之佛,为男性,传至南北朝北齐时,此菩萨渐变为女性受人供奉,到了明清河代,在救苦救难的职司中,民间突出了招财送于的内容,于是在观音庙中多以求子为崇拜目的,改变了原佛教要旨,成为广泛的俗信,称为送子观音了。在民俗信仰中,佛道混杂,南方有时也称碧霞元君为送子观音,娘娘与菩萨也混合为一了。此外,主司生子佑儿的娘娘神,在中原地区又与女娲崇拜汇合,尊称娲皇,有女蜗庙享有求于香火。自宋以来,凡求子佑儿的信仰除崇拜送子观音广生娘娘碧霞元君外,还供奉送子张仙或张仙娘娘花蕊夫人,也都是根据宋代传说张仙善射弓弹,为保佑儿童不被天狗吃掉,射走天狗,送来贵子的讹传,到了明清时,北方各地家家供张仙以求其佑儿,男神女神不清,分别流传,相沿成习。
  王母娘娘神,王母娘娘神的崇拜也是中国最为广泛的世俗神崇拜。王母娘娘又俗称西王母,瑶池金母。最早是战国以前神话中的半人半兽形神,掌管瘟疫、刑罚。到汉代道教韧兴时,此神成为雍容华贵的女神仙之母祖,成为东王公木公之妻。民间的祀奉又受众多西王母传说的影响,与3000年结一次果的蟠桃寿宴及嫦娥窃其夫羿从西王母处得到的长生不死之药等相附会,把王母娘娘发展成主司高寿长生的女神。又把西王母虎齿豹尾的原形说成是西方金白虎之神是王母娘娘的使者星君。王母娘娘在民间的俗信中与赐福添寿的同时还有送子佑儿的职司。
  玉皇大帝的崇拜也是民间信仰中具有普遍性的俗神信仰。 在民间玉皇大帝为万神之主至高的上帝,民间简称玉皇、五帝。 道教全称是“吴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道教至上神应是元始天尊,但在民间信仰中玉皇大帝的地位远超过了元始天尊,成为统辖天下众神的至上神,以致使原有的道教最高天神逐渐都退居玉皇大帝臣下。玉皇与玉帝早在南北朝时为二神,是元始天尊右侧的第十一位神“玉皇道君”和第十九位神“高上玉帝”。在民间逐渐与远古的员高天神融合,并为玉皇大帝一神,成为万神之主。为此,唐开元、天宝年后,五皇在天界如人间帝王,道教也颧额演化出玉皇大帝是继过去元始天尊之后的现在至上神玉皇天尊,为第二代至上神,未来仍有金阙玉晨天尊为第三代至上神。又在道教经典中记述玉皇原是光严妙乐国王子,台弃王位在普严山修道成功后,度化众生,修行三千二百劫,先证金仙,后又经亿劫,再成玉帝。宋代以后的道教仍以“三清”的三天尊为至上天冲,以玉皇大地为总管天道之神,列为“四御”之一,是仅次于“三清”的四天帝之一,另三位天密是北极大帝、天皇大帝,土皇地祗。但是,在民间,玉皇依然是至上大神。
  龙王祟拜在民间更为普遍,在前文论及民间对雨神崇拜时,曾涉及祭龙王祈雨的信仰习俗。龙王是驻在所有江河湖海、潭泉塘井里主司各地水旱和农业丰歉的神,此神为群神,即四海各有专司的海龙王,各江有江龙王、各湖有湖龙王,天下无数井、泉也都各有龙王,凡有水域水源处皆有龙王,历以旧时龙王庙、堂遍及全国各地。龙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幻想产生的神异动物,早在战国时代这种幻想动物就具有小大由之、升天潜水、腾云驾雾、调风降雨的神奇特征。汉代祈雨就已经祭龙了。佛教传入后,佛教崇拜的龙始称龙王,是专司兴云布雨的龙神,并有八大龙王、十大龙王之说。道教兴起以后,道经中也载有四海龙王及下属185位小龙王。因佛、道两教有关龙王崇拜的传播,使民间信仰龙王的习俗成为大扩布信仰,影响了全民的农耕生产与日常生活。甚至自唐宋以来,历代帝王封龙王为王爵,并下诏规定建稿设坛祭祀的诸多典制。例如,宋徽宗宣诏封五龙神各授王爵:青龙神广仁王、赤龙神嘉泽王、黄龙神孚应王。白龙神义济王、黑龙神灵泽王。皇朝的倡导与民间信仰结合,构成对幻想神龙王的崇拜的最为普及的信仰传统。人们于是在自然灾害侵袭的靠天吃饭的生活中,多仰赖龙王神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此创造并沿袭了许多种祭龙王祈雨禳灾的仅典形式。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把对福、禄、寿、喜、财的祝愿对象几乎都幻想成为神,成为世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崇拜神灵。
  福神,是民间祈福的崇拜对象。最早源于福星,民间有“福星高照”的吉今。福星即岁星,原指木星,后由星神转为幻想的人格神。道教原有“三官”神信仰,即所谓天宫、地宫、水官三神,又称“三元”。传说天宫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又传说天宫为上元,正月十五日生,地宫中元七月十五日生,水官下元十月十五日生。旧时各地有三宫历,殿、堂、享用香火,渐渐转为民间普及的福神信仰,天官赐福也广泛传诵为民间吉样祝词,福字就克为家家户户祈福的标志。民间更有以蝙蝠代福的习俗,五福临门即以五蝙蝠图形为记。
  禄神,是民间崇拜的专司功名宫镊的幻想神,又称禄星神。最早指二十八星宿神中北方七宿中的斗魁六星,因此星被古星相说列为吉星,主大贵,所以道教尊此星神为主司禄位功名,适应了古代土人科举的追求。此星又称魁星,属北方文昌宫诸星,又称文昌星、文曲星,又因道教供奉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梓潼帝君,传说玉星大帝命此神掌管文昌宫和人间禄位,所以唐、宋时禄神又多牵梓潼帝君。元仁宗延祐三年(1326年)加封此神后与文昌神合二为—成为文昌帝君,从此成为天下边书人追求功名禄位对最崇奉之神。此神遍及各地都建有文吕庙,或在其饱庙宇中修立魁星授。此神在民间信仰中由于始终未脱离原文昌宫六星,所以形成了组合神,细分为第一颗星(或一至四颗)为魁星、或第四、五颗为文昌星,也称文曲星;又总称六颗星为文昌星,说法不一。
  寿星,是民间信仰中祈愿长寿而崇拜的幻想神。是主司人间寿命之神。最初,寿星是指二十八宿中东方的角、亢二宿星神,后来是指西宫南极老人星。到了唐代开元年间又将老人星与角亢七宿合二为一,特置寿星坛致祭。崇拜南极老人星为寿星神之初,专指此神司国运兴衰和国寿短长的,甚至在许多典籍中认为出现者人星则“天下理安”,“治安”’“国命长”,“天下安宁”;不见则“兵起”,“人主忧”。汉代又增加了为人主占寿命延长的星神职司,以后几乎完全成为用祭祀老人星神做为尊老、敬老、祈年寿的吉神。宋代便广为传播了寿星神形象,额高长头,大耳短身,扶曲杖过首而立,秃顶白须的善相,是民间最普及的世俗神之一。此神自秦汉以来都立祠以祀,到明初民间罢祠祀,转入各家各户供奉寿神,成为祝愿的—种象征。
  喜神,是民间信仰中幻想的吉神。此神源出何时,无考;在民间流传应晚于福、禄、寿三神。喜神无星宿之说,也无神形可辨,这是此神的最大特点。民间讹传喜神系一女神且蓄有长须,原是修炼神仙长拜北斗星神一女子,修真成道时,北斗星神以其虔诚显形女前询问所求,女以手抿口笑而不答,星君误以为此女祈讨胡须,遂赐长须,并以其发笑呈喜相而封为喜将,只因有须,不再令凡人见形。从此喜神专司喜庆,却不显神形,于是民间创造出喜神每日所居方位,按干支推算日时,按八卦定方位,以确定喜神某日某时在某位,设祭供奉求喜。按清代有关辨识喜神方位的阴阳术书记载:“喜神于甲已日居艮方,是在寅时,乙庚日居乾方,是在戌时;丙辛日居坤方,是在申时;丁壬日居离方,是在午时;戊癸日居撰方,是在辰时。”(见清乾隆敕撰《协纪辨方书》中《喜神》则)旧时婚俗十分重视敬喜神,娶亲时新妇上轿、落轿的轿口一定要对准上述害神所在当时的方位。旧时过新年北方有双喜神的仪礼,在张贴“出门见喜”、“抬头见喜”的春条同时,正月初一从凌晨起就有迎喜神、接财神的程序,按照喜神所在方位,由家长主祭焚香出迎。南方城镇则流行新正凌层“兜喜神方”习俗,即奔往喜神方位寻求一年好运。喜神祟拜在旧时又曾是梨园演艺界的行业习俗,许多庙宇设有喜神殿,这些殿是专供伶人祭祀的,每逢三月十八喜神诞日上演祭神戏。
  财神,财神崇拜也是最普遍的世俗神信仰之一。财神信仰源流不可考。通常认为自明代始有财神,实际上自宋代市商发展以来,较早的专司财利之神利市仙官已经出现,元时又有了利市婆官的奶奶神。明代则传说招财进宝利市之神是赵公元帅,即赵公明,因此神名号是“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所以又称‘赵玄坛”。此神下属有四神,即招宝天尊曹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这班神灵都是专司钱财珍宝的神,以赵公明为主财大神。民间受《封神演义》故事影响,对此神笃信。明清两代财神庙香火极盛。商贾百姓无不年年新正迎祭财神。此神形象黑面多须,手执钢鞭,跨下黑虎,是一武将装束。因此,在民间又俗称为“武财神”。事实上赵公明早在晋代时的民间信仰中是冥界统领鬼吏招募鬼卒的冥神将军,与财利无关。隋唐宋元各代赵公明又是天上五鬼专司瘟疫的五瘟神之一,身着白袍为秋瘟神,专于人间散播瘟疫。明代,赵公现成为求财宣利必拜的财神,此神在道教传说中是秦时道成受玉帝封召为神霄副帅的神仙,汉时受玉帝命为张天师护守丹炉,被封为“正一玄坛元帅”,故有赵公元帅之称。在崇拜赵公元帅同时,民间还崇拜文财神,即财帛星君或增福财神,和福神的天官相似,文官红袍装束,面善慈祥,五绺长须。在近代,民间信奉的财神又多附会到许多地方传说的传奇人物身上,其中较为普遍的是把殷纣王时的忠臣比于供为文财神,把关羽做为武财神祭祀,至今不衰。
  世俗神在各地、各族的民间信仰中,除上述具有广泛的共同信仰的诸神之外,还有当地本土的俗神信仰。这些俗神的神名多冠之以“天王”、“大王”、“圣母”、“元帅”、“将军”、“使君”、“夫人”、“婆婆”、“奶奶’、‘娘娘”、“真君”、“总管”、“老母”、“妈妈”、“妈妈”、“爷爷”、“姑娘”、“公”、“姥”、“郎”、“姨”、“伯”、“官”等等称谓,前面加上各种俗神名号。这些俗神在当地的崇拜中享用香火,往往有比俗信大神更强的影响力。
  在俗神信仰中还包括较大一部分行业职能神的祟拜,如手工业匠人等生产行业神或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集团职业者崇拜的神,都属于这种俗神,如旧时娼妓神、梨园神、商贾神、船业神等。当然,行业神中较多的那是祖师神,都是大工匠的人神崇拜,当不属于俗神。

  上一条 家谱起源
  下一条 吉祥四灵

  延伸阅读
  我们“观天之道”,为什么观,观了又能做什么? 在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中,《阴符…
  见面礼仪 [em]拱手礼[/em] 一般见面行“抱拳拱手”表示礼貌的“稽首…
  上香礼仪 烧香和叩拜是道教最基本的敬神礼仪。古人说的好:“晨昏三叩首,早晚…
  烧香有什么内涵呢?有什么宗教的意蕴呢? 一:香为道门五供养之一,烧香申供养…
  浅谈十二生肖婚姻配对 白马怕青牛;自来白马怕青牛,十人近着九人愁,匹配若犯…

 [求神|广场][知识|经咒|心灵][道乐]
© 2022-2024 www.QiushenBaifo.com 求神拜佛